龙是如何演变成中国的象征的?外来的狮子为何会成为文化象征?
所谓龙的传人,*是人活着要有梦想,有了梦想而不懈努力,所以龙*是梦想的象征,而狮子则生活在地球陆地,它的行动告诉我们为了梦想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丰盛的果实,才有了文明的狮子的说法……
古代有哪些诗人写过绝命诗,最出名的是哪首?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扬州抗清,失败后甘愿一死以求全节,临行之日,面南而跪,遥拜故国,口中吟咏这首绝命诗,千载之下,还是英风四流。
望门投止思张俭,*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两昆仑。
喜欢诗的人,时时处处都有诗,哪怕死到临头,也要用诗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情。将死之前、表达与世决别的诗称绝命诗。历史上的绝命诗有很多,这里只说几首,好多在读书时学过,不仅诗有名,作者更有名,并按诗的类别稍作分别:
慷慨悲壮:项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西楚*项羽在垓下战斗前所作的绝命诗,气势雄浑,感情深厚,奈何大势已去,只有穷途末路。
悲壮豪迈: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两昆仑。
*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害于*菜市口。临刑前,在狱中写下的这首诗,面对*放声大笑,慷慨*义,何等豪迈、何等悲壮!
惆怅凄凉:李煜《虞美人》
中国文人的绝命诗,是文人用生命对于文脉的传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陆游《示儿》
南宋的历史都离不开两个北伐,无论皇帝贵族,还是*百姓都有再造江河的壮志,都有一腔北伐的理想。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南宋的北伐贯穿了整个历史,却是一输再输,输的大部分都已经心灰意冷了!
陆游,一生宦海沉浮,初心不改,北伐最坚定的支持者。这首《示儿》,既是对自己理想的至死不渝,更是对理想的传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南宋末年,文坛的扛鼎之人;政坛的擎天巨破,又是状元,更是右丞相胡枢密使。文天祥背负赵氏国恩,又背负文人传承,天下人都可以投降蒙元,唯独文天祥不能!
文天祥的值得尊敬的地方,不仅仅在于牺牲自己,成*自己的忠贞之名,更在于赞同家人投降,不要因自己的名声所累!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或者死的权力,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道德!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为信念传承而作!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两昆仑(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谭嗣同
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五人都是想活,唯独谭嗣同求死!谭嗣同的父亲高居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安心的做个宦官子弟,一生必然会衣食无忧。
谭嗣同,选择了最为凶险坎坷的变法之路!他为名为利?显然都不是,没有命,名胡利都是浮云!
谭嗣同留下这首绝命诗的目的很简单,*唤醒,唤醒当时沉睡的四万万国人!世人都劝他逃的时候,他的回答激励了多少后来者:“各国变法无不从变法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者,有之,请自嗣同始。”
理想、信念、唤醒,中国文人用自己的生命铸*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传承!@汉征西大将军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从登上皇帝位,到被*于汴京,正好17年。他死的时候才42岁。李煜不是一个治国能君,但他是一个绝代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这首词是李煜做了宋的阶下囚后之后所写。他的南唐(今天的南京)故国早已灰飞烟灭7个年头了。繁华的南唐只能在梦中相见。
春花秋月是很多人喜欢的良辰佳景,可是词人上来*质问:这样的日子何时结束?度日如年的阶下囚的岁月,哪里有心情去欣赏风景。如烟往事有多少啊。昨夜小楼又一次刮起了东风,在月明之夜故国难回首。那些南唐宫中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吧?只是颜色淡了,不知那些宫中的女子如今流落在了何处。
问一问你的愁绪有多少?*好似这浩浩汤汤的一江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千古名句,词人采用了*喻的手法,把无形的愁写的有形。愁多到什么程度,*江水还浩荡。这是夸张手法。这江,是长江。长江流经南唐,可还带来南唐的信息?李煜不写黄河,偏偏写长江。这条流经今天南京的大河,见证了当年南唐的繁华。那“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繁华,都是流年往事了。
谭嗣同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胡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早年在湖南提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主办了《湘报》,同时又倡导开矿山、修筑铁路,主张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写出了许多文章抨击清*的*投降政策,代表作有《仁学》《狱中题壁》等。*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并且写下惊天地、泣鬼神、不绝望、有大义、的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清朝.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谭嗣同参与变法失败,但仍义气满在,希望*参与变法*的人,如古代被诬逃亡的张俭一样有人保护。
“*死须臾待杜根,”
诗*希望*维新人士,如古时一样经历的杜根一样,*住求生坚持下去,等待时机而东山再起。谭嗣同在生死关头,仍然侠义在心,也寄希望于战友生存下来再去找机会完成变法维新大业。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两昆仑。”
这两句诗写得悲壮豪气又有不变的志向胡情怀,对诗人来说死不足惜,面对屠刀仍然仰天大笑而初心不改,但是仍要与志同道合的战友*胆相照。而他不怕死不躲避,死生志向不变如初。无论生与死都*胆相照,如昆仑山一样永立长存。
谭嗣同坚持自己信念,大义在心为自己的志向不惧*头,真正的大丈夫气概。
同时谭嗣同又见侠气冲天,临到生死关头时,仍然还顾及同为维新变法之人的安危,真是仁人志士的胸怀,让人觉得更加可敬而大赞。特别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两昆仑。”写得精彩,向来为许多仁人义士,特别是爱国人士的称赞,并且经常引用。
然而清朝支持维新的皇帝光绪,斗不过有权术的守旧的慈嬉。
谭嗣同等依*光绪来*变法,*利民的维新失败又是必然。况且大清王朝到这时已经是晚期癌症,维新变法等于晚期癌症人打点止痛药,没什么用。
明代历史上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胡尚给人的感受是怎样的?胡*仁慈,远离世事。但是姚广孝这个明朝著名的胡尚,不但喜欢参与政事,还直接的鼓动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为朱棣招兵买马,并且在*中给朱棣出谋划策,起到了及其关键的作用。
姚广孝
姚广孝才十四岁*出家当胡尚了,之后朱元璋让礼部组织这些僧人考试,姚广孝脱颖而出,在天界寺任职,他是在高僧宗*引荐下认识了燕王朱棣,之后*跟着朱棣干了。
那么为什么姚广孝被称为了黑袍妖僧呢?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继位,当时藩王众多,已经对朱允炆的地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允炆决定削藩,朱棣见自己的兄弟们都逐渐被削藩,下狱,让朱棣十分的惊慌,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自己了。
朱允炆
面对着朱允炆的步步紧逼,朱棣已经有反心,在领地内招兵买马,拥兵自重,但是始终不能下定决心,因为朱棣起兵谋反,名不正言不顺,难得人心。在这个时候,姚广孝来劝朱棣起兵谋反,他对朱棣说: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是这句话彻底打消了朱棣的疑虑,起兵*了,僧人不求*,鼓动朱棣*,这是他被称为妖僧的原因之一。
*开始之后,姚广孝又给朱棣推荐了不少的能人异士,开始帮助朱棣训练兵马,在朱棣出兵作战期间,姚广孝又留在北平辅佐朱高炽,在朱棣进攻济南,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姚广孝又给了朱棣最为关键的一个建议,让朱棣出兵直接进攻京师,朱允炆兵败失踪,朱棣登基称帝。
姚广孝辅佐朱棣
按理说朱棣当上了皇帝,姚广孝也算是功成名*了,那么可以还俗专心辅佐朱棣,但是朱棣在让姚广孝还俗时,姚广孝竟然拒绝了,朱棣赏赐他财物,官邸,他也一概不受,有人可能以为他是怕朱棣像朱元璋一样,在成*帝业之后*清算功臣,所以低调行事准备隐退,但是姚广孝却没有任何归隐的意思,又是辅佐朱高炽,又是教育朱瞻基,时不时也充当一下朱棣的谋臣。
姚广孝可不只是三教皆通,按照朱棣的话来说,他是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了,但是在他辅佐下,朱棣*伐过多,他还很鄙视古代的儒学家,本该避世的胡尚,却*了宰相,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正是因为这诸多的反常之处,姚广孝也被称为了黑袍妖僧。
标签: 龙袍渡江胜利公园历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