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航空难波音737 MAX 8遭禁飞,我国中商飞C919现又如何?
波音737max8遭禁飞跟中国的C919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C919是中国商飞研制的第1款大型民用运输机。 国产C919运输机是和波音737客机以及空客A320同一个级别的大型运输机,未来将作为支线运输机所用。我国曾经在大型运输机的研制上进行过尝试,这就是当时的运10项目,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运-10没有能够继续研制下去。
随着我国工业基础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大型运输机的延迟被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C919运输机是中国研制的第1款大型民用运输机,它的研制成功代表中国跻身世界民用大型运输机研制的国家的行列,目前世界上具备这样能力的企业不是很多,其中最主要就是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
目前C919大型运输机正在进行各项试飞任务,大型运输机的研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研制开始到整个试飞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民用运输机牵涉到安全问题,所以试飞就非常重要。
中国商飞的c919是集合了世界各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先进的大型民用运输机,这也是我国在航空工业发展上的一个巨大的成就。未来。c919还将通过国际认证,这样就能够进入庞大的国际市场。
商飞的C919还在测试飞行中,波音737 MAX系列被停飞,也可以看做是C919的一个机会。
C919是中国商飞按照世界流行做法,依靠先进航空技术和流程,一步一步摸索完成大飞机论证、设计、生产制造直到取证,运行的一个项目。和之前的ARJ21项目对比,C919的起点要高很多,采取先进飞机制造流行的分块外包,系统整合,抓取关键技术的一个型号。而且C919瞄准的就是和波音737、空客320系列同等的100-150座单通道喷气式客机市场。意欲在小型喷气客机这个级别试水并站稳脚跟后,发展CR929这样的大型双通道客机,形成完整的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如果C919突破重重困难取得适航证,至少在中国国内必然会对波音737系列和空客320系列造成冲击。所以C919的国内取证工作在紧张进行中,在FAA的取证工作也一直在推进当中,但过程很不顺利。
波音737系列最新改型波音737 MAX被全球停飞,不光对波音公司造成了信誉上,财务上的沉重打击,对FAA的公信力也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事情到目前为止看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指向了波音公司对新型号得培训,支持工作不到位,面对突发事故反应迟缓且傲慢,波音737 MAX超过5000架的全球订货很有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取消和索赔。而FAA在波音737 MAX取证过程中将部分工作交给波音公司的做法也非常令人质疑。
在这种局面下,C919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填补波音737 MAX可能被退货而造成的市场空间,而且在FAA的取证工作也多了讨价还价的余地。航空工业由于其巨大的产业价值和高科技属性,和政治脱不开干系。波音在美国政府的强大游说力量可能也是FAA推迟停飞波音737 MAX的原因之一,而中国率先停飞MAX系列也为其它国家做出类似决定起了表率作用。
所以,波音737 MAX停飞和C919取证,都很可能会受到政治影响而关联起来。前提是C919尽快解决目前试飞制造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用实际行动取得进展,才能作为筹码或是占取市场份额的利器。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道理一直有用。
国产C919不是前几年就试飞成功了,国航为什么不用?
飞机是大型工业集成品,已试飞,并不代表就能投入实用!c919投入使用,还需解决几大问题。
一,技术问题
c919虽然已经完成关键技术攻克,但目前仍然处于测试阶段,大飞机不是小汽车,凝聚着先进复杂的工业技术和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哪怕技术验真已经完成百分之99 ,也不会投产,也不敢投产,因为一车就拉上百人,是不允许有任何技术障碍的。作为对比,波音和空客,除了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同时经过发展几十年,技术成熟。而c919,甚至连“第一次”都还到来。
二,量产载客,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
正如刚刚所说,大飞机凝聚了复杂庞大的技术体系,安全可靠性,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一个是经过时间检验深得消费者信赖的波音空客,一个是新造出来的c919,怎么选乘坐?我想,会有相当量的消费者,安全性会是首要考虑问题!
其次,国产和进口如果都达到相同安全水准,消费者是否会倾向坐国产呢?就如同打车,如果既可以选择坐国产车,也可以选择坐进口奔驰宝马,你会选谁…
三,国际规则问题
大飞机不是制造出来,就可以随便飞,至少不能随便飞到国外,因为国际航飞,是有法律法规的。制造出来的飞机,只有得到制定国际标准的组织颁发许可,才能飞到国外。否则,制造出来也走不出国门,前途发展也会受到极大限制。而当下,获得国际组织许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试飞成功并不等于量产,而且试飞的科目有很多,让它飞起来只是其中之一。
一架飞机从试飞到量产,可以说要经历“十八般酷刑”才行。比方说静力试验,就是要把飞机吊起来“凌迟”,通过液压千斤顶等对机身进行各种挤压,撕扯,以检验机身可以承受的最高载荷,评估材料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用钢丝将飞机的机翼吊起来,折成90度角,以检验机翼的韧性。为了检验机身的强度,还要将飞机吊起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松开,让它狠狠的摔到地面,看看它会摔成什么样子。
还有极寒试验,就是要把飞机放到最冷的地方,让它冻成狗,看看它的各项性能是否正常。这种试验对于有领土在北极圈的国家来说比较好办,因为北极圈非常冷,就是一个天然的试验场所。把飞机开过去,让它停一段时间,然后再试验就行了。而对于没有领土在北极圈的国家就麻烦了。要么找相关国家借地方,比方说你和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非常好,那就和他们商量一下,让他们允许你的飞机过去做试验;要么自己建一个极寒试验场——说白了就是建造一个巨大的冰柜,能装得下整架飞机的,把它放进里面冰。除了极寒试验,还有极热试验、雷击试验、撞鸟试验、失速试验等等。其中失速试验最危险。就是要把飞机开到空中,然后故意调低它的速度,最后还要故意关掉它的发动机,让它失去动力,看看它在空中能滑翔多远,在什么高度可以再次让发动机重新点火。失速螺旋试验就是要让飞机故意进入螺旋状态,看看能不能改出来。
以上举的例子仅仅是飞机试飞的科目之一,还有很多试飞的科目,由于我本人知识有限,就不能一一列举了。一般来说,一架飞机从试飞到量产,快的要四五年,慢的要十多年。特别是客机,因为它要执行运输旅客的任务,除了要在国内试飞外,还要到国外试飞,以取得相关国家颁发的适航证。
我国的大飞机C919,以我们的国力量产没有问题,问题是美国和欧盟不给适航证,飞机无法飞到国际航线。
得有适航证,别国认为你的飞机安全才可以进去人家领空。
欧盟有空客客机,美国有波音飞机。而我国的航空公司,不是国企,没有政府的强制采购,国内航班也无法实现量产采购。
看了这么多回答,略知一二,看着可怜。
再大的事不在自己身上都是小事,再小的事在自己身上都是大事。
现在人的奉献精神没有了,单一点问题没有。可以直接从军队选吧,这是利国利民的任务。没有任何人可以指手画脚。先从责任小的来,飞国内,比如新疆到甘肃,只运输。然后加一些数据假人,收集数据。稳定了,飞远距离,比如新疆到广西。依然是运输物资为主,和假人数据收集。安全飞行一定时间 ,开始配备一定数量的人真收集数据。再安全飞行一定时间,开始北京到广东的运输为主,真人少数。再安全飞行一定时间,慢慢加大真人比例。最后固定航线全真人,用20到50时间在国内飞机比例达到百分之20。
既然运-10早就成功飞行,为什么还花60亿元重新研发C919呢?
运十下马是一件让人非常遗憾的事情,至今很多人依然为该项目下马感到遗憾,因为这款大飞机的下马让我们错失了大飞机追赶世界一流的大好机遇,让我们在航空发动机,机身材料,设计等方面欠下了很多账。
如果运十不下马,那么我们在大飞机整体设计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制等工业高端制造领域就将积聚大量技术,也能够保障我们今天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航空制造领域不再受制于人。大飞机涉及150多个工业门类,航空发动机更是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些都是需要大量技术积淀的。中国目前之所以追赶的这么辛苦,主要是因为我们积累实在是太少了。
当时运十下马也是无奈之举,同期下马的还有其它工业项目,只不过运十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罢了。当时美国承诺帮助中国研制大飞机,出于节省经费需要,我们下马了运十,后来美国并没有兑现承诺,导致我们在该领域被拉了下来。这个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
有人说为何不在运十基础上研制大飞机,而是研制全新的C919,实际上当时运十研发过程中积累的不少技术和经验还是用上了。因为大飞机是一项快速发展的高端工业项目,不可能停滞在原来的水平上发展。运十的图纸与技术已经比较落后,跟不上当今大飞机主流趋势,直接改进意义不大。
工业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端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让当今大飞机制造与运十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大型锻模液压机,高级风洞体系等等大飞机制造基础装备问世为如今大飞机研制提供了更为优异的外部条件。所以说,我们不再需要依据运十进行研制,只需借鉴当时的经验就可以了。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运-10早就成功”这个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无从谈起,运-10只是阶段性的试飞成功,从没有研发成功。
实际上,尽管运-10“成功飞行”,那只是开始试飞,仍然有很多试验没有完成,距离研发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运-10由于项目论证和市场定位等问题,导致这款飞机不能成为一款合格优秀的大型客机,而且运-10的很多设计也比较落后。所以中国发展C-919客机时,自然不能采用运-10的原始设计方案,必须全新设计研发。
要了解运-10为什么不能成为一款合格优秀的大型客机,还要从运-10项目的“上马”原因说起。实际上,运-10项目在1970年开始确立时是比较突然仓促,甚至没有经历过前期科学系统的项目上马论证工作,主要是领导人直接拍桌子就决定了这个项目,当时运-10项目的定位是国家领导人的专机,最初并没有考虑到商业化客机的市场需求,导致运-10必然不能成为一款合格的能够投入商业运营的大型客机。
运-10之所以能够造出原型机,并成功试飞,主要原因是放宽了规范、标准和技术条件,而且采用了不少国外成熟设备。例如资料显示,运-10采用了50多项国外成熟产品,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发动机,如果没有引进波音707使用的JT-3D发动机,以当时中国的实力,很难研发出和运-10配套研发的涡扇-8发动机,届时运-10的成功首飞和后续试飞自然也无从谈起了。
如今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当初只要中国在运-10项目上再坚持一下,再多一点的资金投入。运-10项目就能取得成功,中国也就能够拥有自己的大型客机了,届时中国的大型客机发展之路也会由此开始,一直改进发展下去,这过于乐观了。
标签: c919贵州坠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