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基本现状?
由于近年来游客的增多导致洞窟内温湿度改变以及自然环境改变,莫高窟的一些壁画在以很快的速度消失。亲眼目睹一些壁画上图案在渐渐看不清了。这几年敦煌研究院在做洞窟的数字化,正是为了让这些珍贵文物能以数字影像的方式保留下来,让后代也能继续看到,其实是一种保护手段。随着一带一路的进行,会有越来越多人到莫高窟旅游,每年暑假到国庆莫高窟都会游客爆棚,如果不做数字化保留,很多东西就留不下来。个人觉得莫高窟壁画的历史信息价值大于艺术绘画价值,有巨量的古代社会和精神世界资料,数字化也方便需要的人随时研究。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历史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莫高窟现状
来到西北,有这么一座城市是你一定不能错过的,这里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它的历史,是个延续千年的梦,这里便是敦煌。而提及敦煌,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敦煌莫高窟,这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景点。
莫高窟,一直是来敦煌不得不去的景点,它在敦煌的地位就相对与长城于北京一般。也正是由于莫高窟的地位之高,所以每天来到莫高窟参观的人也非常多,为了保护莫高窟,景点每天都会限制入园人数,所以也就出现了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所以想去莫高窟的记得提前网上预约门票,门票200元,不然到了景区进不去,那真是莫名的失望。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进入景区,首先通过观看两部电影了解整个莫高窟的历史及其价值,随后乘坐大巴来到莫高窟的核心地区,来到这里游客都会集中跟随一位讲解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八个石窟,这里的每个石窟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编号。
如果你有去过莫高窟,亦或是对莫高窟有过些许了解,你就会发现莫高窟参观都是封闭式参观,每一个石窟如果没有参观都会关闭,而参观也是在向导带领下开门才能进入。除此之外,你也会发现为什么我发的照片都是莫高窟的照片都是外观?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参观莫高窟的时候是禁止拍照的,大多数人认为,敦煌莫高窟禁止游客是因为防止相机上的闪光灯强光与墙壁上的壁画发生化学反应,致使壁画加速脱落的过程,是一种对壁画的破坏,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据当地的旅游专家说:石窟内空间狭小,每天游客众多,拍照停留可能会造成秩序混乱的状况。同时,游客长时间停留在洞窟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湿度和温度变化会加剧石窟“衰退”,颜料颗粒溶解致使壁画画面脱落,这才是不允许游客在敦煌莫高窟拍照的真正原因。
标签: 敦煌莫高窟